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是工业化国家50岁以上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AMD的症状包括中心视力模糊、扭曲和黑点(暗点)。
AMD有两种形式 — 干性和湿性。干性AMD占所有病例的近85% 至90%,代表AMD的初期阶段,由视网膜中央(称为黄斑)中的脂肪沉积(玻璃疣)引起,通常不会严重影响视力。大约10% 至15% 的干性AMD患者会发展为湿性AMD。湿性AMD发生在AMD的后期阶段,是由新血管(新生血管)在视网膜(脉络膜)后部异常造成的,这一过程被称为血管生成。这些新生血管会渗漏液体(水肿),导致视网膜组织肿胀和/或异常出血。其潜在后果是发展为不可逆的疤痕组织和视力丧失。

虽然湿性AMD仅占所有AMD病例的10-15%,但它占AMD永久性视力丧失患者的90% 以上。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家族史和种族等。尽管目前市场上使用抗VEGF药物来治疗湿性AMD,且需要频繁注射, 但有部分患者收效甚微,目前市场上对能够提高疗效和效力持久性的新疗法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正常视网膜

正常视网膜的横截面

正常视网膜的眼底镜图像。视盘(视神经)位于3点钟位置,具有正常的视网膜血管弓。黄斑位于图像的中心。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成像显示黄斑中心的自然凹陷或凹穴的正常视网膜的横截面。
患有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视网膜

湿性AMD视网膜的横截面,显示由于肿胀和病灶区出血导致的视网膜增厚(灰色区域)。

眼底镜图像显示多个出血点

OCT 图像显示黄斑异常增厚和变形,并伴有积液。